現代離心機是生物研究至關重要的推動力,它實現的密封技術可阻止致病物質分子逸出。
150 年前離心機成為分離奶油與牛奶的新方法,那時候的人們從未擔心過實驗室泄漏問題。但時代在變。離心機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。一場疫情導致全球 600 多萬人死亡。實驗室泄漏已成為公眾心目中的一個重大隱患。但現代化的離心機設計,可有效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。
因此,有必要深入了解這種推動生物研究、無處不在的設備。我們將側重于它的一項特殊功能,對于確保安全操作至關重要。為了阻止致病材料分子逸出,密封技術是關鍵。
近幾十年來發(fā)生的一些更嚴重事故,都與這個問題有關。比如 1977 年爆發(fā)的“俄羅斯流感",死亡人數預計達到 70 萬人,其原因可能就源自東北亞的實驗室泄漏。
另一次泄露于 1994 年發(fā)生在康涅狄格州的新黑文市,幸運的是未造成人員死亡。一名在耶魯大學醫(yī)學院 BLS-3 機構工作的研究科學家患上了一種不尋常的出血熱。兩周后,研究人員在使用離心機的過程中,一個含有薩比亞沙粒病毒培養(yǎng)物的試管破碎。
在此之前,這種薩比亞沙粒病毒僅出現在南美熱帶地區(qū)。因此,康涅狄格出現的這次感染觸發(fā)了警告。還好研究人員得到及時的治療并最終康復。但該事件也讓耶魯吸取了教訓,在生物安全規(guī)定中新增了很多新實踐和程序。
時間邁入新千年,若干重大病原體事故也接踵而至。2002-2003 年的非典 (SARS) 病毒(肺炎病毒的“表親")。不久之后的 H5N1 幾年之后的豬流感。2014 年埃博拉疫情爆發(fā),2015 年出現中東呼吸綜合征 (MERS)。這些都是肺炎疫情爆發(fā)的前奏,隨后又是奧密克戎等病毒變體。
令人驚訝的是,這段時期社交媒體還曾報道拉薩熱和登革熱等流行疾病。雖然這些疫情爆發(fā)的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非洲某些國家,但這些報道卻讓公眾憂心忡忡,對全球所有生物研究設施的安全性予以質疑。
所有這些致病細菌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不斷冒出,因此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性也成為當務之急。但實驗室不能因此而減少工作。畢竟,研究人員需要為新疾病研發(fā)新的抗生素。此外,微生物不斷進化和變異,不斷提高對抗生素的耐藥性,也是一項永無止境的挑戰(zhàn)。
現在我們來關注具體的機器,以 OHAUS Corporation 的系列實驗室離心機為例。該系列設備為德國設計,是當今業(yè)內先進的技術。
但這些設備特別容易受空氣中病原體的威脅,在封閉空間中尤為危險。與其他實驗室過程(如調配、混合、研磨、振動、攪拌或超聲波處理)一樣,離心也會導致病原體進入空氣中,因此需要在設計中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
尤其是進行高速離心時,如果管道未加蓋或斷裂,或者轉子蓋未進行生物密封(OHAUS 的密封技術術語),會加大產生和逸出氣溶膠的風險。OHAUS Frontier™ 5000 系列離心機的大多數型號都提供生物隔離配件,比如用于微型管的 Bioseal Angle 轉子和用于外擺轉子的 Bioseal 桶(適用于更大樣品量)。
OHAUS Bioseal 轉子在進入市場之前,已在德國標準化研究所 (DIN) 進行嚴格測試,獲得相關國際標準 DIN EN 61010-2-020:03-2007 認證。
這種安全保證至關重要,因為在實驗室中,執(zhí)行關鍵程序的專業(yè)人員(包括微生物學家和生命科學家,尤其是 BSL-3 和 BSL-4 級別的專業(yè)人員)經常需要接觸具有潛在危險的微生物。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公眾利益,因此尤其值得我們尊重。所以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。
換言之,在討論實驗室生物安全問題時,絕不能忽視人為因素。因此,國際組織以及當地協會和行業(yè)的制造商,都在努力提高關于良好標準和實驗室實踐的意識,以此提高安全性。當然,任何人類行為都無法規(guī)避錯誤,但通過頻繁提醒,可盡可能減少這些錯誤的發(fā)生。實驗室離心機最重要的提示包括:
正確固定轉子蓋。
轉子不得過載。
鏟斗必須正確鉤掛,且能夠自由擺動。
如果沒有鏟斗,不得旋轉擺動的鏟斗轉子。
離心管在轉子中應充分保持平衡